Wednesday, October 29, 2025

刚好遇见他(日本登山行 20-27/9/2025)

时常觉得人与人的相遇很奇妙,为什么遇见的是他,不是他?为什么我们会在同样的时候到达同个地方?而就算有缘再见,我们也未必能相认。

嗯,我想记录这次登山遇到的一些人儿!他们丰富、温暖了这次的行程,虽然我们不太能沟通,我也都不懂他们的名字,但他们的爽朗和自在,却在我心里产生了些许涟漪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一天,阴天飘雨,地铁上,陌生的男生坐在我对面,挺有气质的,我观察他的登山装备,有点想入手前挂斜背包。男生跟我们一起在穗高车站下车,同样要到中房温泉,距离下一班巴士,大约一小时,车站附近的商店都还没营业,只有我们三人在等巴士。有个德士司机来问我们要不要搭德士,可是全日语,完全无法了解他在说什么。司机转向男生,男生会说英文欸,所以我们仨跳上车提早往中方温泉去。在车上,司机向男生道谢帮他做了翻译接了客(我猜的),我们大致寒暄了要走什么路线,走过什么山。。。男生要走的是银座全景路线,燕山庄后会往常年岳走去,他的脚程好快,一路都没看到他(YY说我们到合战小屋时,他已经吃饱要离开);入住燕山庄后有在房间遇到一次,之后就没看到他了(我有点脸盲),不晓得他有没有去燕岳呢。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一晚,燕山莊,晚饭时刻,八人一桌。我和YY还没搞懂吃饭模式和程序,只看到有人忙着舀饭,有人忙着盛汤,有人在倒茶,各司其职,互相帮忙,我们两个好像只负责吃。遇见开朗爱喝Miso的姐姐Tomo和她的先生。山莊负责人透过麦克风说了一轮嘴的日语,饭厅的人鼓掌。我问Tomo他在说什么。Tomo先生问:你是台湾人吗?说中文?我:Malaysia。Tomo先生:哦,english,饭后我再告诉你。Tomo姐姐一直问我还要Miso吗?说燕岳是她最喜欢的山岳。感谢先生为我们做了简单的翻译,第二天拍了一些合照,可是我找不到Tomo 的IG/脸书。想跟上过八次枪岳的Tomo先生说:我们也上了两次哦😅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二天,大天井小屋,不知名的大叔执意请了我们两条爽脆的日本黄瓜(我说我们一条 Share就好,他说不行),配Miso酱。我不懂黄瓜可以那么好吃,冷冷的和那个酱超配!虽然我听不懂你们的群组在聊些什么,可是温和语调的闲聊不让人觉得烦躁。一个老伯像前辈般分享着登山心得;还有一个姐姐,后来在枪岳山庄有再遇到,可是大叔和姐姐好像不是一组的,也是在山屋巧遇然后闲聊起来的朋友?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三天,前往枪岳的路上遇到三个阿伯,没记错的话,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1、68、66,也是我们在枪岳山庄的室友。其中年纪最小的曾经在新加坡工作,有到马来西亚游玩。他们要前往北穗高岳然后下山。他们跟着自己的步伐,呼吸很稳,不扰人,超级chill。一到山屋就躺下休息。希望我71岁也还有余力上山,安静的享受自己喜欢的事!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四天,南岳小屋,遇到Kiki和一对母子(母亲约50,儿子约18-20?)。Kiki能说英文!结果我们在交谊厅聊了整个下午!妈妈一直叫儿子练习英文,儿子只想看漫画。他们对我们的路线很讶异(岳泽下山后再上涸泽)。大概因为这样,妈妈开始介绍我们可以去的山岳,也叫我们到他们住的地区Tohoku爬山,好像是在仙台一带。跟Kiki交换了IG,也好想跟妈妈做朋友,感觉她可以随手介绍你几座山,可以看到她眼睛的光,可是妈妈说她没玩IG,也没玩脸书。
Kiki会在北穗下山到涸沢,母子会跟我们同路到穗高山莊,天气好的话也会同路走奥穗和前穗。想到接下来有伴,挺开心的,毕竟当时的我对确切路况还是没谱。我们都盯着电视上的天气预报,当时的预报给了我们希望,至少没有下雨。

      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六天,雨天,母子改变路线走涸沢下山。一早简单的说拜拜后,我们就离开穗高山庄,只能有缘再见了!
持续降雨中,在岳泽小屋,遇到一个望天的大哥,搭台。不太能沟通,大概是因为雨天,他会留宿岳泽一晚?可是他有带帐篷。他说计划会上奥穗。

Guess what?

第七天,我们又再涸沢圈谷巧遇!!
YY:那个人很熟。
我:??
YY:昨天在岳泽的!
我:是诶!
(可是我们没去相认。)

不久。

大哥:诶!?(一脸懵,大概以为时空错乱。)
我们:嗯。我们下了山又上来。
大哥:(难以置信的表情)(大概OS:这两个人是有什么问题吗?)
(寒暄一下)
大哥:我先走了,拜拜~

真妙!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八天,德泽,遇到一对老夫妻。他们的相处真是一道风景。婆婆一直跟我说日语,我听不懂啊!反正日本人都这样,听不懂也能好像听得懂似的鸡同鸭讲的沟通。大概前面看到的是什么山峰,我们去了涸沢,景色天气怎么样。分开后,我们就到德泽餐厅吃午餐,没想到,快到上高地时又再遇到公公婆婆,又鸡同鸭讲的寒暄。(他们的脚程好快!!)走着走着,逛了上高地观光资讯馆回酒店取背包时,又遇上了!哈哈哈,我们都觉得挺妙的吧!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缘分是种很玄的东西?在路上,交不像朋友的朋友,挺好!大概旅行时,人也比较轻松开朗,随意聊聊,似乎都有收获!大概也没有深交的包袱吧!


Tuesday, October 21, 2025

背包装什么?(日本登山行 20-27/9/2025)

八天七夜登山带什么?(住宿三餐全交给山屋。)

六天五夜表银座+枪穗高;松本出发,中房温泉上山,岳沢下山到上高地
两天一夜上高地,西系屋山莊
两天一夜涸沢圈谷,横尾上山,涸沢全景路线下山到上高地,回松本

总是像将全副身家带上山的我(其实真的都是必需品),因为对这次的路段实在担心心有余而力不足,一直跟自己说背包尽可能要控制在10公斤。最后加了水应该大概11公斤吧(没有秤),可是一路走来都觉得很OK,挺舒服。

携带物品下列:
  • 钱💰💰💰
  • 证件/护照/信用卡/银行卡(应该可以不用带上全部,挺重的,但安全感问题没办法)
  • 旧护照(要去盖章🙃
  • 手机(aka相机、离线在线地图、预定资料、交通卡、信用卡、etc,这年代,手机真的不能有事)
  • DJI(不太会用,timelapse转转转,可是应该会持续用吧)
  • Powerbank + Adaptor + 充电线 (电量焦虑,应该可以少带一条充电线和一个adaptor
  • Emergency Blanket
  • 药包/急救包
  • 3in1 哨子、指南针、温度计(其实不会看指南针)
  • 头灯+备用电池+充电线
  • 登山计划书和入住表格(很多纸,很厚很重,每个计划书印了两份,未敲定涸沢怎么走,所以多带一份不一样的计划书,共三份x2
  • 雨衣(没有很好用,给了YY,可是后来都没用)
  • Patagonia 雨衣aka风衣 (我弟给的,轻,很赞)
  • Patagonia轻羽绒(我弟没给,我自己拿过来的,so far都还挺适合,不会很bulky🫶🏼)
  • 冬帽(尼泊尔买的,有点bulky,应该要入手一款轻便的)
  • 手套 (没有不见,大喜✌)
  • 裤子x 3 Decathlon 爬山裤x 1;紧身长裤x 1 <睡裤>,如果太冷就变base layer>;小短裤<方便更换>
  • 衣服x 5 (衣服带得有点多,应该可以砍掉两件)(Decathlon Melano Wool 长袖 x 1Uniqlo Heatech长袖x1<睡衣>Decathlon UV长袖x 1 <可以不带>Patagonia Midweight长袖x 1 <没用到,下次砍>Uniqlo Heatech背心 x 1 <备用,万一太冷,薄薄一件,挺好的>
  • 袜子 x 3 (行走袜子x2 <应该一双就行>Uniqlo Heatech 袜子x1 <睡袜>
  • Buff (薄薄一片但是很重要)
  • 围巾(睡觉时的安全感)
  • 岩盔(带上岩盔挺开心的,毕竟以为台湾之后就不会再用到它;这次终于会调宽松大小了!)
  • 熊铃(by YY,我没有)
  • 行动粮(巧克力 ~200g、佛手约~50g、番石榴干~100g、糖果一扎、两三包小饼干、面包一粒、三合一饮料x4
  • Decathlon 登山凉鞋(下次砍砍砍,应该有1kg?山屋都备有室外和室内拖,凉鞋无用武之地)(在上高地穿凉鞋出去走走时很开心,终于可以用到它)
  • 小毛巾(想着能抹身,可是没用到)
  • 湿纸巾 (抹一抹身体)
  • 卫生纸 (可以不带)
  • 梳洗用品(牙刷牙膏Cetaphil洗脸液Lotion防晒)(牙膏可以砍,山屋不能用牙膏;洗脸液不太确定,无泡沫所以有用了几次)
  • 几个小袋子(装脏衣服、垃圾)
  • 保温瓶 750ml(没怎么用到,可是还是挺需要的)
  • 保温杯 500ml(多用途)
  • 小盒子 (惯性带着)
  • 餐具(没用上)
  • 水袋 2公升(一天的行程大约需要1.5公升的水量,水袋和保温杯交互使用)
  • Aonijie越野轻背包(虽然缝缝补补可是这背包比想象的耐用和真的超好带)
  • 万能胶水(担心鞋子开嘴脱落)
舍弃了:
  • 相机(有个去不掉的黑影,不然很想带相机,带相机就会附上一堆配件没完没了)
  • 滤水器(和男人猜拳决定不带,幸好没带,滤水片放了一两次也懒得放)
写着写着似乎也带上蛮多东西的,毕竟人生还是挺有重量的吧!

PS:回来后心血来潮秤了空背包,背包净重就有1.8kg呢
PS:入住西系屋山莊时是淋了整天雨的全湿状态,幸好山庄没有白眼我们,而且还在我们完全不知情下将纸团塞入我们的鞋子让鞋子更快干!(隔天发现时超级暖心!💖💖)
PS:我轻装上涸沢圈谷,毅勇背包应该变重了👻